1O7.o1.O1

 

慈悲喜捨-心道法師

 我們的心像頑童,很任性、難管教,常會隨著慾望,產生各種煩惱。例如我們因為貪求欲望,一直追逐所求,無法獲得滿足,形成繁忙、欲求的生命;或是稍遇不如意的事情,起無明煩惱,嫉妒、生氣,產生瞋恚,造成衝突,形成不安定的生命;或是因為觀察力不足、無知,在生活中,因情緒的發生或事業上的好壞,不曉得如何抉擇,產生迷執,迷失了自己。

 

我們心中常常裝滿這些人我是非,導致迷惑、不快樂。我們都希望能解決這些不順,得到快樂與自在。這要如何做到?要有方法。佛法就是一個生活學習,幫助我們把心從自私轉換成慈悲、無我,讓內在空間變大,學習在生活中如何放鬆自己。慈、悲、喜、捨就是很好的治療方法,教導我們如何調心、降伏心,淨化內在的妄想執著,去除貪、瞋、癡三毒,放鬆自己,得到快樂。

我們學習用布施來對治貪,建立捨的觀念,捨去自我貪求的心,讓心安定下來。用慈悲對治瞋恚,讓心從瞋恨裡面去轉變,抱持學習觀音菩薩拔苦予樂的慈悲精神,站在別人立場去想,做慈悲的工作,具足好人緣與大福報。同時,我們更要學習智慧,常常用覺察的心照見世間種種虛幻與實相,用心覺察自己的行為,學到如何捨去煩惱,生起快樂,把握自己,讓生命更有意義。

如果我們心中無所求,抱持隨喜功德的喜捨心,做好慈悲喜捨的工作,生命就充滿歡喜。我們如果做甚麼都抱持有所求的心,得失心會太大,容易多煩惱。很多跟隨師父多年的老弟子們,常會莫名奇妙感到心中很快樂,這是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心中沒有負擔、心無所求所致,這就是一種修行——慈悲喜捨的修行。大家要知道,學佛不是做買賣,若用做買賣的得失心學佛,就會不快樂,無法得到輕鬆自在。希望我們具足慈悲喜捨,能常無怨無悔地樂善好施,種好因、得好果,讓社會溫暖美好、快樂,共同往成佛的大道前行。

 

***

喜捨

慈、悲、喜、捨是佛教大乘菩薩的精神,稱為四無量心。慈是給人快樂;悲是拔人痛苦。在第26期法儀,己講過慈悲二字,今期想與大家談談甚麼是喜捨。

喜是喜人行善、助人離苦;捨是能夠放下、不執著、對人對事平等無礙,或布施的意思。

喜捨是大悲心的擴延,如對失落的人說一句鼓勵,對悲傷的人給予安慰,給心生恐懼的人一個信心。不應以善小而不為,給人一個微笑,歡喜,給人一個方便,給人一個真心的讚美,都是布施。說話柔軟是言語上的布施,耐心垂聽別人的苦惱,是你耳朵在布施!處事盡量方便成就別人,都是喜捨布施。布施要帶有歡喜心、真心,不要計較,不存我慢。

梁朝的梁武帝一生建寺度僧做諸善事,護持佛教,後遇達摩祖師,問師曰:「我的功德大不大?」師回答說:「並無功德!」為什麼呢?雖然梁武帝大力布施,建寺供僧,做諸善事,但過於執著,希求回報,所以無功德。佛在世時,遇一小童在玩泥沙,小孩子以他單純的心,取了一堆沙來供養佛陀,當然沙沒有什麼價值,由於發自一念真心,種下善根,未來成佛,因心意清淨,功德就大。


喜捨是「以無所得為方便,」無所得就是般若,方便就是做事的善巧,兩者關係是緊扣的。

無所得的意思,是說我們做了很多利他之事,都不覺得自己做了事,有功可得。

如果幫了人家,產生自傲感,覺得自己積了福,有點幸福感,只有這一念希有心,就是有所得。

布施要有般若智慧,知道施者無實性,受施者也並無實性,所施之物亦非我實性所擁有,只不過是假借我手來施與他人而已。

觀看世間無常,刀兵水火,疫症等災難,經常發生,若擁有的金錢財物、汽車洋房、名利富貴、高官厚碌、乃至朋友眷,又何嘗能免無常的降臨呢?

我們要及時隨順現前的因緣去做事,因為明天不一定有這個因緣了,所以有機會就要去做,對方給我們布施的機會,我們還要多謝對方呢!

看見別人布施募捐,我們應生歡喜心,因為別人又給我們機會了。

布施無分彼此、種族、地位、身份、親人眷屬,都要一視同仁,正如去年年底的印尼地震南亞海嘯為例,全世界的人,無分國界去救援賑災,都是本著一念的同情心,不忍看見人家痛苦,失去家園、父母親人,大家都伸出援手,甚至有些敵對國家,也放下仇恨,互相支援,不論金錢物品,為的是救助有需要之人,這都是喜捨的布施。


有云大捨大得,不捨不得,不單把身外之物和一切緣務捨掉﹝放下﹞,同時對自己身體及妄想雜念都要捨,不論順境逆境,歡喜或煩惱,念起即覺,修無漏功德,行菩薩道。我們應以喜捨智慧,自淨其意,待人方便,處事圓融,廣結善緣,皆大歡喜,如是方能穩步邁向菩提之道。

 

***

般若就是大乘

般若全稱是「般若多羅蜜多」或者「般若多羅蜜」,意思是智慧.

佛教認為,般若智慧是一種洞視徹聽,明了所有的無上智慧.與凡世間的聰明智慧是不一樣的,為了區別於人們通常說的智慧,所以稱為般若.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ㄨㄛˇㄉ小幸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